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开拓新时代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12日召开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一带一部”定位,湖南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开拓新时代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脉相承的重要战略思想
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平衡布局生产力”观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著作中提出,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充分合理地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逐步消除各地区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生产力要平衡布局和均衡发展,也不否认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区域经济应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结晶。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于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论十大关系》,在“关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强调“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这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并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是独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区域经济建设的起点。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战略布局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政策意义。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贯彻、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有力地指导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区域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湖南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按照党中央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开拓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从国家战略高度的定位谋划新时代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大局,在考察湖南、重庆和湖北时先后提出建设“一带一部”重要命题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湖南作为这两个重大战略的交汇地,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准战略方位,主动对接和融入国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重要发展战略,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基于湖南历史、省情和新时代要求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湖南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升华。“六五”计划首次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村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多种经济区”的计划;“八五”时期、“九五”时期、“十五”时期等时间段,湖南均提出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各个历史时期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推动各区域立足人口、资源、环境等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分工,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新时代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湖南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以“跳出湖南看湖南”的视野谋划未来湖南区域发展新格局。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省要顺应全国区域功能分工趋势,充分发挥自身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和粮食安全体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周边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分享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红利,加强与周边省份之间的区域合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新篇章。
落实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尽快把“三高四新”蓝图变成美好现实。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党的二十大和今年全国两会又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对湖南来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最为重要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三高四新”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打造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发展格局,突破原来的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优化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特别是,我省实施“强省会”发展战略进程加快,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分工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因应了资源环境禀赋差异性强的客观事实,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的异质性,促进各个地区各尽所能、优势互补。随着湖南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协调发展步伐加快,区域、城市间的对接更加紧密,联动机制不断创新,产业区域集聚加强,推动全省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不断优化,各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新型城镇化战略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新型城镇化战略”置于区域协调发展部分,说明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发展城市经济时代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更是前瞻性地提出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的发展目标。展望未来,湖南省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互促、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实现互促共进的城乡融合发展。
进一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湖南要在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同时,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引领功能,加快岳阳和衡阳副中心建设步伐,推动形成“一核+两副中心”动力机制,进而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在“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高效聚集和合理流动,以空间经济格局的优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