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质生产力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与创新
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了。
这个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的日子,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今年3月2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意味着新时代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也在与时俱进。
时代浪潮上,知识产权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农业生产等社会各行各业航行的方向。
然而,湖南正以“2025年率先建成中部地区一流知识产权强省”为目标,融入“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持续高水平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支撑。
为新质生产力厚植知识产权沃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以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而知识产权是保障创新促进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为新质生产力厚植知识产权沃土,湖南一直在努力。
《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湖南省专利条例》修订已纳入省人大2024年调研计划,初步构建了“1+N”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体系。
湖南省、湘潭市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均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湖南省获批国家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长沙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浏阳花炮、桑植(综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分中心达到50家,覆盖全省各市州和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
湖南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区域协同,联合发布九省(自治区)第一批重点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名录,与湖北、江西推进落实长江中游三省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召开鄂湘赣三省检察机关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工作联席会议。
这些都是湖南知识产权工作始终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湖南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这是一个为中国知识产权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共享思想成果的平台。
为什么该论坛在20周年会选择在湖南举办?其创办者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表示,长沙乃至湖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也是创新发展的高地,这里正涌动着新一轮的变革潮流。
谈到新质生产力,吴汉东认为,这是具有时代内涵和优势的先进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先进生产力在当代,是跟创新有关的创意经济、智能经济和品牌经济。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而知识产权保护就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保护知识产权是为了营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产业环境。“湖南正在把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紧密地结合起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高经济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
湖南为加快融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建立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在省级层面建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于2022年8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筹建。
自2023年12月18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以来,已助力省内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数十家创新主体的专利申请授权走上“快车道”。截至目前,已有19件获得授权,平均授权周期55天,专利申请审查周期压缩90%。
企业创新意识越来越强,之前很多企业专利布局不够,在未形成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就进行推广、销售,“裸奔”发展给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需求,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近期组织了批量预审审查企业需求沟通对接会。
山河智能知识产权部副部长张静介绍,年初山河智能计划就公司起家产品压桩机布局一批核心专利,结果就赶上了保护中心率先开展批量预审试点工作的班车。“可谓雪中送炭,我们是这项政策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三湘大地,知识产权热潮澎湃。
截至去年底,全省拥有发明专利达到10.53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95件,新获中国专利金奖2项;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10万件,中国驰名商标达410件;地理标志达332件。
唤醒高校“沉睡”专利 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
湖南积极行动,抓紧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紧锣密鼓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构建专利转化资源库,开展线下线上对接活动,实施专利产业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在2024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记者见证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10个专利转化项目的签约。
在此之前,已经有一批优秀案例照亮了前路。
例如,中南大学构建“专利布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的转化机制,以“航天用超大型铝合金材料与构件制造”6项高价值专利作价2亿元,与湖南高新创投合作成立中创空天新材料公司,采取高校持股、基金领投、园区注资的方式开展高价值专利转化,实现了新型材料及构件专利技术从航空航天向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项目产业化基地位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公司连续四年实现营销收入跨越式增长,2023年营收12.09亿元,预计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0亿元,税收过10亿元。
通过盘活做优高校技术供给端,培育提升企业承接端,做大产业聚集端,优化平台服务端,畅通四个端口之间的连接渠道,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既唤醒高校“沉睡”专利,又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湖南,知识产权一直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目前,湖南正以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为基础,以转化运用为牵引,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链条,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护航湖南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谱写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篇章。
创新的种子已然萌芽。相信在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征途中,把各方面力量聚合成势,湖南知识产权事业道路宽广而深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