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央广网北京10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在促发展、增活力、强动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政务服务中心,王女士一次办理完成了从重庆迁往成都的户籍迁移手续。
成都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闫华:我们作为改革试点,通过成渝公安数据共享,实现了成渝两地户证服务管理的便捷化,开通了户籍迁移、户籍类证明等业务的跨省通办。
今年9月,我国部署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实现户籍便捷迁移、居住证互通等正是改革试点的内容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李春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深化要素协同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等目标,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抓出改革的成效。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深圳是我国改革的示范田,从推出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到建立全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再到打造知识产权证券化特色品牌……五年来,深圳为全国提供经验资源。
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业务中心融资审核部高级经理沈冰洁:深交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已为超过2300家企业提供融资,这样的模式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可复制性比较强,目前已经在多个省份实现产品的落地。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谋划推动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十四五”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则不断健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提速……五年来,我国扎实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破立并举,向纵深推进。
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前行。今年12月18日,探路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目前,海南自贸港已培育形成21批173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我们将聚焦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目标,不断推出更多具有全国示范力、影响力和自贸港辨识度的改革创新成果,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度型开放不断扩大,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形成覆盖全国东南西北中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处副处长林鹤: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新时期国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或出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音;我国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践行“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的坚定诺言。
习近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